你的位置:首頁全部小說武俠修真›逍遙猴哥
逍遙猴哥 連載中

逍遙猴哥

來源:google 作者:猴子 分類:武俠修真

標籤: 孫悟空 武俠修真 觀音

平常猴子毫無二致請你如你所說,以慈悲為懷,放了我的孩子」說完,六耳的母親便用盡全力,將六耳聽未來和聽過去的兩對耳朵,給割了下來……她拿着那四隻耳朵瞧着接引,說道:「現在,我已經把他聽未來和聽過去的耳朵割下去了,你相信我,一個只能聽到現在聲音的孫悟空,和普通猴子一樣」接引道人嘆氣一聲,最終答應了.........展開

《逍遙猴哥》章節試讀:

新書推薦,《逍遙猴哥》由猴子傾心創作的一本仙俠虐戀類型的小說,本小說的主角孫悟空猴子,文中的愛情故事凄美而純潔,文筆極佳,實力推薦。
小說精彩段落試讀:為什麼?
誰也確定不了我的未來,我的未來只掌握在我自己的手裡。
那,如果我告訴你,未來我殺了你呢?
你殺了我?
或者你殺了...為什麼?
誰也確定不了我的未來,我的未來只掌握在我自己的手裡。
那,如果我告訴你,未來我殺了你呢?
你殺了我?
或者你殺了我。
那意味着,未來我肯定會恨你,你一定做了什麼事兒。
那你為什麼不現在就殺了我?
你現在做了什麼?
還沒,但以後肯定。
那就以後再說了。
六耳好奇地瞧着猴子,說道:若我族人和你一樣,我們也許就不會滅亡了。
5.六耳一族善聆音,能察理,知前後,萬物皆明。
他們有六個耳朵,像腦袋上長了一對翅膀。
上面一對耳朵可聽未來,中間可聽現在,最下邊的能聽現在。
但這種窺聽未來卻也有弊端:首先,只有法術高強的孫悟空,才能聽見想聽的未來,其餘六耳所聽的未來,大多不知所云;再者,他們聽不到自己死了以後的未來。
通過將許多隨機組合,他們大抵知道,神妖會有一場戰爭,而六耳會在那場戰爭中被接引道人滅族。
他們很擔心這樣的未來,因為他們無法對抗准提,所以紛紛倒戈,投靠了接引道人……如果六耳不站在妖族這一邊,不與接引道人為敵,又怎會被接引消滅?
因為這種擔心,所以,他們投靠接引道人,但他們也因此被接引道人滅族。
6.六耳出賣了猴子,兩次。
第一次是楊戩派兵圍困花果山的時候。
猴子受天庭詔令,到天庭去當齊天大聖,然而,齊天大聖有名無實,連蟠桃會都不邀請他,於是,他再度反出天庭。
這一次,天庭派了楊戩前來鎮壓。
楊戩在封神時,經常負責糧食運轉,長年累月的戰爭讓楊戩養成了居安思危的好習慣,他知道像孫悟空這樣的人物,斷然不會接受玉帝分封的虛名,反叛天庭,只是或早或晚。
所以,他早早地就布了局。
於是,他決定去找孫悟空,畢竟,以前神仙平山滅島,都找孫悟空去當內應。
這一次,你準備給我什麼好處?
孫悟空開門見山。
楊戩從囊里拿出一塊兒鐵,說道:這寶貝叫隨心鐵,原本這是一個棍子,它是當年我在封神時繳獲的,我想讓老君幫我把它煉化成一件趁手的兵器,奈何這武器放到老君爐以後,卻變成了一塊兒鐵。
一塊兒鐵就想收買我?
孫悟空道,這麼多年,我一直給你們天庭當內應,現在妖王都不願收留我了,也就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,又滿腦子都是愚仁。
你拿一下。
孫悟空將隨心鐵拿在手上,那鐵塊兒幾乎毫無重量,輕如羽毛一般,但緊接着,那鐵塊兒就變成了一根棍子,隨着鐵塊兒形狀變化,重量也產生變化,手裡棍子的重量,竟和孫悟空手中的木拐杖一樣輕重。
這鐵是當年袁洪所用的,袁洪你應該認得。
這倒真是一件寶貝。
這麼說,你同意我們的條件了?
我怎麼幫你?
現在還不需要,畢竟現在孫悟空還是齊天大聖,如果有一天,孫悟空反叛天庭,在花果山重新又立起反幟時,我希望你將花果山的排兵布陣告訴我。
楊戩說,這樣,等我平定反叛以後,你就是平亂第一功臣,到時候,自然還有一番獎賞。
成交。
後來的事情,果然如楊戩所說,猴子不滿意於齊天大聖有名無實,於是,再度反叛天庭。
玉帝受觀音指點,派楊戩前去鎮壓……楊戩在與猴子比試的同時,梅山六友利用從孫悟空那裡得來的內部消息,知曉了花果山的排兵布陣,於是,處處針對,縱火燒山,見猴便殺。
孫悟空眼見後方起火,更無心戀戰,想速戰速決,奈何楊戩並非等閑,孫悟空難以戰勝,迫於無奈,孫悟空只能用起變化之術妄圖逃竄,最終被楊戩擒獲……7.在玉帝論功行賞前,楊戩再度找到了孫悟空,問孫悟空要什麼賞賜。
這一次,六耳非常謙虛,他對楊戩說:你已經賞了我一把好武器,我本應該再受什麼賞,我當時之所以答應你,是覺得花果山眾猴公然違背天條,如不管制,勢必會造成天下混亂,所以才背着良心出賣的孫悟空,現在想想,我實在於心不忍,如果你真想為此獎賞我,倒不如獎我一份衷心。
獎衷心?
孫悟空反叛天庭,證據確鑿,天理難容,到時候,玉帝一定會把孫悟空放到斬妖台,砍了他的腦袋,二郎真君,如果你真想賞我什麼,就讓我好好地替孫悟空收屍,畢竟,孫悟空待我不薄!
我實在不忍心,讓他棄屍荒野。
你只要這等賞賜嗎?
當然。
那我答應你。
楊戩如是說。
多謝。
雖然楊戩表面上答應了孫悟空,但多年的戰爭嗅覺,他認為六耳所求,一定另有所圖。
六耳在於他交談時,口口聲聲地都叫的孫悟空,這本也沒什麼,畢竟,其他人也這麼叫,但六耳這樣叫就有問題。
因為,孫悟空再怎麼說也是花果山的美猴王,六耳若真有忠君思想,那他即便不叫孫悟空齊天大聖,也應該叫他大王,直呼其名,只能證明六耳心中並不認可這位大王,既不認可,又何以替孫悟空收屍?
因為六耳想要猴子的元神。
因為,他雖然聽了猴子從菩提那裡傳來的法術口訣,但奈何六耳的元神根本無法修鍊菩提之功。
但比較可惜,玉帝的斬妖台殺不死猴子,老君的煉丹爐也煉不了猴子。
7.猴子第二次被六耳出賣,是他在五指山被和尚救出來以後。
猴子自五指山被和尚救了以後,他就好像變了個人。
他不再像從前似的,嫉惡如仇,反而變得對什麼都畏首畏尾。
這和他被壓在五指山的五百年有關。
因為,猴子不止被壓了五百年。
五指山,是如來用來鎮壓猴子的牢獄,因為,無論天庭抑或如來,都不允許有反抗天條的存在。
天條,是玉帝和如來他們一起制定的,這是一個三界都必須遵守的規則。
在這個規則里,玉帝掌管三界,如來掌管西方極樂,無論玉帝抑或如來,他們的權威不容置疑、不容動搖。
若有人違背天條,他們就會受到制裁。
一般而言,當妖的,送到斬妖台;當仙的,送到斬仙台。
猴子不僅違背了天條,而且取代玉帝的位置。
這是十惡不赦,這是大逆不道。
楊戩抓獲了猴子以後,玉帝第一個想法是將猴子放到斬妖台,將他斬殺,但斬妖台殺不死猴子,他找到老君,讓煉丹爐將猴子煉成仙丹,但就在老君煉猴子的第二天,玉帝又反悔了。
不要把他煉了。
玉帝說。
陛下不想讓他死?
想,但是死亡並不能解決我的問題。
我不理解陛下的問題。
我想解決像這隻潑猴一樣的反抗思想。
那把這隻潑猴殺了,他不就無法反抗了嗎?
那樣的話,他雖然死了,但反叛的思想還在。
恕老朽愚鈍。
這世上總有人想違背上天的意志,因為他們並不怕死,對他們而言,死亡就是一了百了,因此,他們就可以鋌而走險,無所顧忌。
只有讓他們看到死亡無法終結,他們才會心生恐懼。
老君還是不理解,但這並不妨礙玉帝的計劃,玉帝請得如來,把自己的想法對如來說了,如來不同於老君,玉帝一說,他就明白了。
所以,四十九天以後,猴子打翻煉丹爐,大鬧天宮時,如來過來,並沒有用大法力,直接將猴子殺死,而是和猴子打了個賭。
這個賭的意義,是他想讓猴子明白,反抗天庭的下場就是徹底失敗。
接着,如來便將猴子壓在了五指山。
當然,這只是計劃的一部分,因為無論玉帝或者如來,他們都知道,猴子修得了長生不老術,早就與天同壽,又吃了那麼多仙丹,即便關到天滅地消,那猴子也會安然無恙的。
但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懲罰,是為了去除掉猴子心中的反叛思想。
8.猴子被押在五指山的第一個一百年,如來就派觀音過來了,觀音瞧着猴子,問道:你知錯了嗎?
不,我沒有錯。
那就再等一百年。
第二個一百年時,觀音又來了,她瞧着猴子,見他身上滿是青苔,於是問:知道錯了嗎?
不,我沒有錯。
那就再等一百年。
第三個一百年時,觀音又來,問猴子,猴子大喊:我錯了,錯了,請放我出去。
好。
說完,觀音就揭開了如來寫的符咒。
符咒碎裂,猴子立刻念動咒語,掙開了五指山的束縛。
他一個跟頭飛到天上,大聲地叫道:如來老兒,你壓了俺老孫三百年,我一定會再鬧天庭!
話音未落,猴子忽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,接着,他就看見天空中憑空地多了無數碎石,這些石頭如雨一般向猴子砸去……猴子被其中一塊兒石頭砸中後腦,頓時暈了過去,等他再次醒來,他發現自己又被壓在了五指山上,斜斜的夕陽收盡了最後一絲光線,天邊只有一條紅紅的線。
他看見觀音就在旁邊,靜靜地瞧着他。
這是怎麼回事兒?
沒什麼,你剛剛只是渡過了五指山的第一天而已。
一天。
對,一天。
可我明明已經被壓在這裡三百年了。
那是因為壓着你的五指山,是一個有意識的婆娑世界,無論你在裏面待多久,只要婆娑世界認為你沒有好好地反省,那麼,你在婆娑世界裏的所有時間都在凡世歲月的一天之內。
那我要在這裡,被關押多久?
你不是長生不死嗎?
怎樣才能放我出去?
蝴蝶春生秋死,蜉蝣甚至看不到月亮,而你卻長生不死。
這話是什麼意思?
你得自己慢慢地體會。
猴子本以為,只要承認自己錯了,他就能從婆娑世界裏出來,但婆娑世界裏的觀音,三百年才出現一次,見到觀音,猴子會立刻說我錯了,然後,婆娑世界裏的觀音,會撕掉佛祖的符咒,接着,猴子就會從婆娑世界來到真實世界,看那三百年幾乎同樣的日落。
不知過了多久,猴子終於體會到了觀音那句話的含義。
他終於明白蝴蝶春生秋死,浮游看不到月亮的含義,但他不明白為什麼觀音說他長生不死。
但他卻一直看不到觀音,直到外面的世界,過了五十多年,婆娑世界裏的猴子已忘了渡過多少個歲月以後。
觀音就站在猴子旁邊,手拿玉凈瓶,看上去一臉慈祥。
她瞧着猴子,問道:你錯了嗎?
我錯了。
你知道為什麼『蝴蝶春生秋死,蜉蝣看不到月亮』嗎?
天意如此,就和河裡的魚似的,江河裡的游魚,未必犯了什麼罪,但它們註定被人捕殺,人們吃它們心安理得,甚至抱怨它們刺多,也是『必然如此』。
為什麼必然如此?
因為天道就是這樣規定的,它規定了對錯,規定了什麼可為、什麼不可為,可為的就是對,對就是善;不可為的就是錯,錯就是惡。
看來,你真的明白了。
觀音說,那你明白為什麼你長生不死嗎?
沒明白。
看來,你還需要在婆娑世界多待一些日子,好好地想想。
一聽這話,猴子忽然感到有些恐懼起來,他瞧着觀音,說道:請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吧,都說你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,求求你告訴我,為什麼我長生不死?
我佛慈悲,你既然都這樣說,那我就告訴你吧!
觀音道,之所以說長生不死,是因為這世上有很多人和你一樣,認為死亡可以一了百了,因此,他們願意鋌而走險,因為他們不懼死亡,現在,你應該知道,我所說長生不死的真正含義了吧。
我懂了。
說說看。
我生不如死地活着,會讓那些和有同樣想法想違背天道的人,心生畏懼,只要違背天道,死亡都會是一種奢求,因為我會永遠生不如死地活着。
是的。
觀音說,所以,我會經常帶一些難以管教的妖怪過來,讓他們看看違背天條的下場,到時候,你可得以身作則,告訴他們不能違背天條,因為一旦違背天條,就會生不如死。
那樣,你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所悔改,如來佛祖,也會因此而寬恕你。
猴子第一次反叛天庭,是因為弼馬溫人小官輕,猴子此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瞧不起,現如今,他竟成了如來用以樹立違背天條下場的反面典型,讓他天天受妖怪參觀,還得像跳樑小丑似的告誡他們不要違背天條,這懲罰遠比直接將他殺了都讓他難受。
但他又有什麼法子?
他委屈地瞧着觀音。
猴子那隻被壓在五指山下的手緊緊地攥着……看來,你不想答應。
不,我答應……但你握緊了拳頭……觀音說,你不會以為,我看不見你被壓在五行山下的那隻手吧……我答應……看來,你還需要在婆娑世界裏待上一段時間。
又過了五十多年,觀音又來了。
猴子感覺,自己已被這真真假假的婆娑世界給折磨瘋了。
他看見觀音來,便像小丑似的,說道:菩薩,菩薩,我願意以身作則,告誡他們不要違背天條。
看來這次,你是真的懂了。
我真的懂了,也真的知道錯了。
既如此,那我就帶兩個消息給你,一個好消息,一個壞消息,你先聽哪一個?
壞消息吧。
猴子說完,滿臉落寞。
佛祖覺得沒必要讓你來告誡那些想違背天條的人,應該遵守天條。
觀音說完,瞧着猴子,也就是說,你一時猶豫,錯過了討好如來佛祖的一次機會。
猴子的神情有些落寞,甚至他的聲音也有些顫抖:那……好消息呢?
五百年以後,會有一個僧人從這裡經過,他會撕下佛祖的符咒,放你出來……五百年,也就是說,我還要在婆娑世界裏再待一萬五千年?
不,你現在不僅明白了我當初說的那句話,並且能深刻地體會那句話的含義,所以,五指山上的婆娑世界已經消失了。
聽了這話,猴子忽然眼前一亮:這麼說,還有五百年,我就可以獲得自由了?
觀音瞧着猴子,滿臉關心與和善,她說:如果,如果你能保護那個僧人去我佛如來那裡求得真經,那麼,如來就會封你為佛。
當真?
猴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佛門弟子,不打誑語。
可是,為什麼呀?
我佛慈悲為懷。
觀音說完,將幾本佛經用法術固定在猴子眼前,她瞧着猴子,笑着說,日後你若成佛,一點佛理都不懂,可是不行的。
9.正因為發生了這些事情,所以,猴子在五指山被和尚救出來以後,就和變了個人似的,他成了一個滿口佛學,極其願意維護天條法度的善猴。
甚至遇見曾經同為妖怪的同類,猴子也經常會下死手,大打出手。
一時間,所有妖怪都憎恨起了猴子,他們覺得,這猴子被關了五百年,不僅腦子壞了,而且心也壞了。
為了保護和尚西天取經,獲得如來賞賜,猴子居然可以變得這麼六親不認。
但他們其實有些錯怪猴子了。
從五行山下出來,猴子第一件事兒就是回了一趟花果山。
此時的花果山早已淪為了一片焦土,昔日水流潺潺的景象消失不見,取而代之的是龜裂的土地、乾涸的枯樹。
猴子明白,這一切都是定數。
當年楊戩和他比武,梅山六友攻破了花果山的一切防線,他無心戀戰,敗給楊戩,被抓天庭、被處死、被關煉丹爐,被迫大鬧天宮,引來如來降服,後來,他被鎮壓在五指山……世人只當五百年,其實何止五百年?
在這些年裡,花果山出了齊天大聖,卻再無美猴王……花果山歷來靈力充沛,這便引來了其他妖怪的覬覦。
想到這裡,猴子無奈地嘆息一聲,他覺得自己是罪孽深重的人,這段日子,他一直都在誦讀觀音留給他的佛經,按照那佛經所說,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定數,都逃不出因果循環,他一心求於天平,所以大鬧天宮,以他的罪孽,理應被囚禁到地老天荒,是我佛慈悲,如來便又給了他二度機會,讓他可以通過保護和尚西天取經,洗刷自己的罪孽。
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,所以,一心想保和尚西天取經;而此間的花果山,又需要一個像他這樣的美猴王。
他感覺分心乏術卻又無可奈何。
正當猴子懊惱卻又無可奈何時,六耳領着一群猴子來到了猴子的身邊。
他們齊刷刷地跪在猴子身前,嘴裏喊了一聲:大王。
原來,在猴子被鎮壓在五指山下的時間裏,六耳一直都在花果山,幫助花果山裡的猴,抵禦其他妖怪的入侵,他利用自己能聽未來的耳朵,料敵之先,讓花果山裡的其他猴東躲西藏,漸漸地,大家逐漸地真的接受了六耳,視其為花果山的一分子。
六耳告訴猴子,雖然現在的花果山不像以前一樣,能組建一批四萬七猴子、猴孫的隊伍,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戰亂,花果山卻還是沒有被其他妖怪奪了去,山裡的猴子、猴孫也還沒有滅絕。
多虧了你。
猴子由衷地感謝。
可我只能保證過去,不能保證未來。
我已經回來了。
我一直都知道你在五指山裡的事兒,也知道你想要取經的決心,更知道你如果日後成佛,將再也不會回到花果山,六耳說,可你知不知,西行一路,你會得罪多少妖、多少神、多少佛?
猴子不說話,為了取經,他確實得罪了許多妖、神、佛。
以前,花果山只面對一些東勝神洲的妖,可你西行一路,穿越南贍部洲、西牛賀洲,惱怒你的神、佛、妖,定然會連在一起,報復你的親朋好友,唐朝和尚他們是不敢報復的,因為那是如來佛的大弟子,可是,花果山他們也不敢報復嗎?
猴子明白,他的雙手確實已沾滿了妖怪的血,於是他說:我也知道你說的這些問題,可我分身乏術,無能為力。
六耳笑了笑,說:你可以和我交換一個元神,那樣,我就可以有你的一部分能力了。
好。
猴子答應得很爽快。
10.六耳一直都在琢磨,為什麼他會時常聽見和猴子的打鬥聲;又時常能聽見,自己被猴子一棍子打死。
對於六耳來講,未來不過是一場頑固而持久的幻覺。
他知道未來固定不可更改,但又往往總想逆天改命。
因此,他才早早地就布了局,將花果山的情報賣給楊戩,因為他想憑天庭的力量斬殺猴子。
但令六耳想不到的是,玉帝並不想殺死猴子。
他們想折磨猴子,讓他放棄心中的反抗思想……猴子在五行山上的經歷,六耳當然有所耳聞,他確實一直都在聽猴子和觀音的對話,他也知道了觀音關於蝴蝶與蜉蝣的比喻,他更知道,觀音如此大費周章,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猴子徹底地放棄心中的反抗思想。
現如今,猴子已經徹底地變成一隻善良的猴子了,不再嫉惡如仇,不再反抗天庭。
但六耳卻感到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悲哀,這悲哀根深蒂固,卻又藏匿於六耳的意識最深之處,恰恰是猴子的這些經歷,方才喚醒那被他刻意地遺忘的記憶。
小說《逍遙猴哥》 逍遙猴哥第4章 試讀結束。

《逍遙猴哥》章節目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