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亦不知,緣法玄妙,或許日後弢娃會知道。哈哈。」
兩人對道長的這位能烹制出絕味豬肉的大弟子,也頗有好感,便喚孟弢也到案前陪坐問詢。
高談闊論,日漸向西。幫傭已經與虎娃、柴娃,開始收拾後殿左側空閑的廂房。今日上山的三人,必是要留宿觀中了。
漸漸從樂器,談到音律,由音律談到數算,轉而論起道學,頌起經文,詠起風雅頌,而復歸於音律、詩詞。
「古之風雅頌,皆可傳唱。後詩詞興起,也必合於節律。小徒頗擅一種曲調,可與二位一起鑒賞。」
「程兄,借你摺扇一用。」
接過師父遞來的摺扇,一直不太懂他三人談論什麼,只是勤於點頭讚賞的孟弢,一下子又煩惱起來。
他擅長什麼曲調?這和摺扇有什麼關係?看着師父鼓勵的眼神,他想捂住一下頭臉了。
然後,想起「叮……輪迴空間……《唱念做打,無聲不歌,無動不舞》……」
他木然的去廚房門口,取來三角鐵遞給師父。
孟弢不知道為什麼?師父遞給他摺扇,讓他唱什麼曲調。
他遞給師父三角鐵,看師父怎麼讓他能唱什麼曲調。
一切都顯得那麼高深莫測,讓習慣高人名士風的程濬、蘇洵,心中讚歎。
果然,在師父「叮……」過後,拿起摺扇的孟弢緩緩站起,開嗓發音,並利用摺扇,擺起了造型。
「原來奼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良辰……」①
師父並未繼續敲打三角鐵或是吹笛相和,只讓孟弢婉轉的嗓音,獨自飄揚。
而程濬與蘇洵,也從開始的不適應,到拍打几案相合。
他二人無龍陽之好,但看向孟弢的眼神,漸漸開始迷醉。
熱愛詩詞,喜好音律的他們,對這從未聽聞的曲調,新奇又嚮往。
直到次日,下山途中,兩人還是不肯停歇的談論着天慶觀里的師徒四人,擊節嘆賞。
高人名士,不虛此行。
而一向「沉靜」的孟弢,於昏昏睡睡間,感到絲絲驚怖。
師父的種種特異,對於尚且年幼的他,不理解,也並不想理解。
師父總是自己師父呀。很可能還是自己父親大人的兄弟,自己的長輩。
但自己這兩天經歷的,自己的「神異」之處,就讓他不能理解,也害怕去理解了。
醬菜常識?還《六必居》他家鄰居版?
《唱念做打,無聲不歌,無動不舞》?劣化版?摺扇?奼紫嫣紅,良辰美景?
東坡肉?慢着火,少著水,火候足時他自美?
還有三角鐵?輪迴空間?宿主?鎖鼻術?仙游夢?玄關?緣法?靈機?
白日昏昏睡睡的孟弢,在黑暗的卧房中,睜開了眼睛。
聽着臨近處,師父沉緩規律的呼嚕,覺得心中的煩惱,並不是他一個十二歲的小道士能排解的了。
如果師父不能幫他排解清楚的話,他覺得把每日功課長久的安排在師父卧房門口,是一件非常非常,正常的事情。
虎娃和三角鐵,和師父是絕配呀。
明日功課,師父會講授嗎?今日功課就很玄奧,自己不能解。
「視而不見,名曰夷,聽之不見,名曰希……夷、希、夷希、希夷……」
哦,希夷先生名號,就由此而來。其中的玄理,孟弢不解,在師父的呼嚕聲中,還是睡去了。
他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小道童而已呀!
程濬擅丹青,觀摩前殿十二仙君像後,道:「道長,壁畫斑駁,需聘請能工巧匠,重新描摹。昨日席上,道長所論八仙,也頗令人神往。弟喜丹青,家中資財豐足,願助道長復修殿壁,補錄八位仙人神姿於壁上,供世人觀摩。」
「哈哈,固所願也。程兄可與我兄長商定此事,哈哈哈。」
程濬心中鬆了口氣。
道長曠達高士,雖授他炒青制茶之法,也不便明送禮金,如尋常商賈買賣一般。
為觀內修壁畫,恰是兩便了。如不是擔心唐突,便是加修殿院,程濬也是願意的。
蘇洵不通商賈,無他意,與程濬一起,對着師徒四人,揖手而別,倒是更見洒脫。
顯是沾染了師父的「高人名士」風采了。
「師父,兩位客人也是道士嗎?他們衣衫飄飄蕩蕩,很像畫里仙人呀。比師父你像。呵呵。」孟弢與有同焉。
「師父,昨日師兄唱的曲兒,是你教的嗎?好聽呀!怎麼不教我和柴娃?」孟弢想捂臉。
「師父,八仙的故事還有嗎?特別是呂仙人,為什麼狗要咬他?」孟弢和柴娃,一起點頭。
「哈哈,好!為師給你講。故事從一場狗肉宴開始,俗話說,狗肉滾一滾,神仙站不穩。而又有一黑二黃三白之說……」②
一邊的柴娃,漸漸聽得比虎娃還入神,嘴角流下了感動的淚水。③
之後的很多天,師父卧房門口的頌念與鈴音,時時響起。
觀中的時光絕不寧靜,卻很安詳。
季夏時節,幻想師父長臂采桃的孟弢,還是與兩位師弟一起,撲入了蒼蒼茫茫的山間林海中,去尋覓最美味的果子。
師兄弟三人,都是手持竹竿,肩挎竹籃,身着破舊的短衣。孟弢今年長得快了,舊衣很是束手束腳。
竹竿當然不是用來打果子的。成熟的山桃,一敲就碎,敲不碎的則苦澀難咽。竹竿是他們對付凶頑對手的武器。
猛虎?不會,生命是可貴的,熟悉山林,可避猛虎。而對於長蛇,柴娃總是嘴角含淚。
凶頑的對手,有手有腳,擅長攀爬,拖家帶口,叫聲凄厲,還有長長的尾巴。
最關鍵是它們也酷愛季夏時節的山桃,對入林采果的「直立猿」,十分的不待見。
雖然在數九寒冬,山間萬物歸於沉寂時,它們迫於生計,也會造訪觀中,討要些餅食。
但現在是季夏時節,在這片山林中,我猴族是絕不讓步的!
與凶頑的對手,彼此呼喊恐嚇,鬥智斗勇,上圍下打,你進我退後,勉強摘滿三小籃,順帶兩條讓柴娃感動的長蛇,回觀路上,孟弢已經不會覺得束手束腳了。
襤褸的衣衫下,手腳倒沒太多傷損,關鍵是保護好了兩位師弟,和自己越發英俊的面目。
所以,回觀禮拜天師老君時,孟弢默默祈禱着:
「紅塵遠離,猴凶退散。」
「猴凶」從他手腳的傷口和襤褸的衣衫,可以看出。
可為什麼一名十二歲的小道童,開始厭棄起「紅塵」了?
真是匪夷所思!
①注《牡丹亭》遊園
②注《八仙的故事》好看的老電影
③注師兄穩的梗,致敬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