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自己即將大難臨頭,李小芳想到了那張「信任卡」,立馬對女皇帝使了出來。
女皇帝打了個冷顫,李小芳趕忙大聲喊道:「皇上,你聽我說!」
「喊什麼喊,皇上都說了不會信你的鬼話,安靜點,我扁你啊。」
多隆威脅李小芳道。
「等一下,你想說什麼?」
女皇帝開口說道。
多隆傻了。
皇帝這是怎麼了?剛剛還不讓人說,現在又讓人說。
君心難測呀。
女皇帝自己也納悶,怎麼突然就想聽這個假太監的話?
更奇怪的是,自己居然對他心中怒火完全消失。
要知道這傢伙剛才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足夠凌遲處死。
可是為什麼突然就對他生不起氣來?
不僅原諒了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,還原諒了他假太監的違法行為。
最重要的是,她看他出奇地順眼。
好似一起長大的老友,十分信任。
「把他放了,我聽聽他想說些什麼。」
女皇帝命令多隆道。
多隆懵了,搞不清為什麼皇帝對這個太監的態度一百八十度的轉變。
「愣着幹嘛呀?沒聽見皇上的話嗎?」
李小芳抖着身體對多隆說道。
多隆連忙將他身上的繩索除去。
接着李小芳講起了自己悲慘的身世。
這實在是難得的機遇,自己一定要藉著這次機會為家族喊冤,請求朝廷制裁寧王這個真正的反賊。
「小人本是江南知府李玉周的獨生子,七年前家父不肯投靠寧王勢力被誣陷為反賊,全族一百七十三口人全被殺戮。
小人在管家達叔的幫助下化身為乞丐,一路乞討進京。
為了躲避追殺,達叔不得已帶着我躋身在京都麗春院內。
前幾日,一個喝醉了酒的客人想要欺負我,小人自衛沒成想將其推下樓,受了重傷。
那個人是宇文將軍府上的貴客,小人為了逃命不得已進宮當了太監。
小人所述句句屬實,求皇上明鑒。」
李小芳磕頭在地,聲音悲戚地說道。
「奧,我知道你是誰了,怪不得看你有點面熟,原來是麗春院的那名端酒小廝。」
多隆笑着說道,他是皇宮的禁衛軍統領。
平時經常和部下去麗春院吃花酒,對於李小芳這張臉他還是有些印象的。
「麗春院?那是什麼地方?」
女皇帝從小在這深宮大院內長大,對於外邊的世界不是很了解。
「麗春院就是一群人喝酒看女人跳舞的地方,一個遊樂場所。」
多隆連忙解釋道,他不想讓皇帝知道自己經常出入這種煙花之地。
「不過我聽說你殺了宇文將軍的座上客白公子,可不是讓他受了重傷那麼簡單。」
多隆接著說道。
李小芳欲哭無淚,這傢伙眼神也太好了,這麼輕鬆認出了自己。
「皇上,小人是無心的,求皇上開恩。」
李小芳凄慘地說道。
「朕相信你,多隆你先下去吧,朕和,你叫什麼名字。」
女皇帝這才想起自己連對方名字都不知道。
「回皇上,小人名叫李小芳,您叫我小芳子就行。」
李小芳低頭答道。
「李小芳,名字真好聽,我叫蕭凝,多隆你先下去,我和小芳子說點話。」
女皇帝對多隆命令道。
多隆懵了。
我去,皇上這是怎麼了,對方可是殺人犯,連名字都不知道,就這麼信任他。
還把自己的真名說出來,這幹嘛?交朋友?
君命難違,滿臉問號的多隆走了出去。
「來,坐下聊,這糕點不錯,嘗嘗。」
說罷,女皇帝拿着一塊糕點遞給了李小芳。
李小芳接過糕點,坐到了皇帝旁邊的椅子上。
「其實你父親的名聲我也是聽過的,他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好官。可惜當初父皇已經年邁,聽信讒言,害了你們一家。」
女皇帝話語中流露出懊悔同情之意。
「這也不怨先皇,只怪那寧王欺上瞞下,在江南一帶,隻手遮天。皇上,您要小心呀。」
李小芳這一句話說的極有水準。
既表達了自己對於皇家當初下令滅殺李家一族表示原諒,將矛頭指向寧王。
又表明了自己對於皇帝的忠心。
李家滿門忠烈,父親李玉周是個忠君為民的好官,兒子李小芳也是個深明大義,忠君報國的好人。
女皇帝聽了這句話後,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。
她雖然只有十七歲,還是個女娃。
但身在皇家,從小深知「權謀」二字。
寧王在江南一帶瘋狂擴充勢力,她又怎會不知道。
只是現在朝廷內憂外患一大堆,她獨身一人,想處理,卻不知從何入手。
「寧王在江南一帶呼風喚雨,甚至有傳言他已經準備好了皇袍,不臣之心,世人皆知。
不過不臣之人又何止他一人。當朝太傅宇文將軍,集兵馬朝政大權於一身,有傳言其與高句麗和江湖門派多有勾結。
只怕不等寧王造反,朕這皇位也就被他篡奪了。」
女皇帝唏噓地說道。
她是梁國開國皇帝蕭天昊的獨生女蕭凝,從小被父母當做兒子養大,對外也宣稱為太子。
父親去世後,在母親的努力下,她成功登上了皇位。
可惜梁國內有寧王,宇文將軍一類不臣之人,外有達達,高句麗等虎狼環伺。
大梁雖幅員遼闊,人口眾多,但土地財富多聚集在世家大族手中。
國庫空虛,皇權凋零。
沉重的擔子壓在只有十七歲的蕭凝一人身上。
她本是女嬌娥,卻偏要裝作男兒郎,穩坐龍椅。
長久的壓抑在此刻迸發。
對於這個發現了她秘密的假太監,蕭凝感覺到一股別樣的放鬆。
她自己也很奇怪為什麼對這個輕薄自己的傢伙如此信任。
既然自己女兒身的秘密已經被對方所知,那其他的事情被對方知道又有何妨?
況且對方還是忠臣之後,與寧王有血海深仇。
於是女皇帝蕭凝將大梁國的處境,自己的境遇,蕭氏皇族的煩惱全部訴諸於李小芳。
李小芳終於知道寧王的勢力多麼龐大,就算皇帝知道李家清白,寧王才是反賊,也不能馬上幫他鳴冤。
皇帝不但幫不了他,甚至自己的位置都岌岌可危。
一開始是皇帝安慰他,後來,是他安慰皇帝。
兩個苦逼人經過一下午的交談成了真正的好朋友。